近年來的養殖實踐發現,幾種霉菌毒素協同作用對動物健康和生產性能產生的副作用比一種霉菌毒素單獨作用的副作用更大。實際生產條件下引起動物生產性能下降和中毒癥的霉菌毒素的含量往往遠低于實驗控制條件下引起同樣毒性效應的單一霉菌毒素劑量。研究顯示,與飼喂純化的霉菌毒素相比,飼喂自然污染霉菌毒素的飼料產生的中毒癥狀更為嚴重。此外,霉菌毒素間的互作可以改變中毒的臨床癥狀,導致一系列診斷特征不同于單獨作用的癥狀之和。這使得田間診斷變得困難。
霉菌毒素互作效應可分為加性效應、亞加性效應、協同效應、增效效應和頡頏效應。加性效應(Additiveeffects)是指兩種霉菌毒素的組合作用等于二者單一作用的累積相加。協同效應(Synergistic effects)指兩種霉菌毒素的組合作用高于二者單一作用的累積相加。上述兩種互作效應在鐮孢菌屬(鐮刀菌屬)的毒素之間最常見,發生得最嚴重。亞加性效應(Less than additive effects)發生于兩種霉菌毒素的組合作用低于二者單一作用的累積相加。增效效應(Potentiative effects)是指一種霉菌毒素對某組織或器官不產生毒性作用,但攝入另一霉菌毒素后,前者使后者毒性增強。頡頏效應(Antagonistic effects)是指一種霉菌毒素干擾另一種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這種情況很少見。
一、黃曲霉毒素和鐮刀菌屬霉菌毒素之間的互作效應
研究發現,當日糧中同時存在黃曲霉毒素和T-2毒素這兩種霉菌毒素時,相互作用表現為加性效應或亞加性效應。對肉仔雞同時飼喂黃曲霉毒素和蛇形毒素,從體增重、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鈣等指標看,二者的毒性互作效應表現為協同效應。生長豬飼喂同時含黃曲霉毒素B1和煙曲霉毒素Bl的日糧,無論日糧含有一種霉菌毒素還是同時含有二種霉菌毒素,都對其臨床表現、生物化學、血液學和免疫學指標產生不利的影響。
總的來說,動物對采食有多種霉菌毒素并存的日糧的反應要大于這些霉菌毒素單獨存在時的反應,毒性的反應是累加的,有時毒性反應比單獨的霉菌毒素累加后還大,表現為協同效應,尤其是對動物的肝臟損傷。
二、赭曲霉毒素和其他霉菌毒素之間的互作效應
在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對生長閹豬影響的研究中發現,它們對豬的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血清學指標、免疫機能和器官組織重量相互作用是累加性的。生長豬采食同時含有赭曲霉毒素A、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日糧90 天,結果發現,在豬組織中并沒有檢測到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但日糧中同時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影響了豬體內赭曲霉毒素A的排泄。從顯微鏡的觀察結果可以看出,赭曲霉毒素A和青霉菌酸對青年豬的毒性作用,豬的腎臟受損不同于典型的丹麥豬腎臟病。這說明赭曲霉毒素A和青霉菌酸之間可能存在協同作用。
三、煙曲霉毒素B1和其他鐮刀菌屬霉菌毒素之間的互作效應
煙曲霉毒素B1和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對生長閹豬的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免疫反應和組織病理學反應存在加性互作效應;而從另一些指標的分析結果看,則存在超出累加性的互作,表現為協同效應。
四、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其他鐮刀菌屬霉菌毒素之間的互作效應
研究發現,日糧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T-2毒素之間存在明顯的毒理學協同作用。將天然霉變的玉米,其中含有雪腐鐮刀菌烯醇11.5 mg/kg和玉米赤霉烯酮3mg/kg的日糧分別飼喂給生長豬和妊振母豬,結果發現,生長豬的采食量減少,平均日增重下降,飼料轉化效率降低。
表1和表2分別總結了飼料中一些常見霉菌毒素對豬禽的毒性互作效應。由于生理反應變量對生物學和經濟學影響的統計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研究僅限于兩種霉菌毒素的互作效應對動物生產性能的影響。
以上結果并不代表動物實際生產中癥狀(實際生產中可能更嚴重),存在一些不足,如霉菌毒素劑量很高時它們之間的互作效應就難以發現,因為某種單一毒素產生的毒性反應可能已經達最大。而且現有的研究多數沒有考慮毒性反應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據報道,多種霉菌毒素誘導的免疫抑制可能使動物對影響生產性能的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增加。另一個不足之處是,現有的研究僅評估兩種霉菌毒素的互作效應,但實際上受污染飼料含有的霉菌毒素可能不止兩種。此外這些研究是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的,動物一般接觸不到環境應激因子(如熱、NH3、疾病等)。
飼喂仔豬同時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15-乙酰去氧雪腐鐮菌醇、玉米赤霉烯酮和鐮刀菌酸的天然霉變玉米和小麥配制的日糧,結果發現,仔豬的增重和采食量明顯地下降;同時,仔豬大腦的神經化學指標發生變化?赡苡捎谶@些霉菌毒素在日糧中共同存在對大腦神經化學所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所致。
霉菌毒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會加重動物霉菌毒素的中毒癥狀,這導致了實際飼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不高,但動物卻出現中毒癥狀。因此,考慮飼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狀況,不能一味的參照國家標準,應綜合考慮各種毒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建立適合實際生產中的標準,防治動物霉菌毒素中毒。
|